从材质到安装,逃生管如何筑牢隧道施工安全防线?
来源:未知作者:admin 日期:2025-05-21 浏览:
材质与安装协同发力,逃生管筑牢隧道施工安全防线
在隧道施工领域,复杂的地质条件与不可预测的突发状况,如塌方、涌水、岩爆等,时刻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。而逃生管作为关键的应急设施,从材质选择到安装部署的每一个环节,都如同精密齿轮般相互配合,共同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。
一、优质材质奠定安全根基
逃生管的材质性能直接决定其在灾害中的防护能力。目前,超高分子量聚乙烯(UHMWPE)凭借突出的综合性能,成为逃生管的主流材质。该材料密度低、质量轻,单根6米长的管道重量仅为钢管的1/5,极大降低了运输与安装难度,同时显著减轻隧道顶部承受的附加荷载。
在力学性能方面,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抗冲击强度是普通聚乙烯的20倍,即便遭遇隧道塌方时巨石的剧烈撞击,也能依靠自身的柔韧性有效吸收冲击能量,保持管道结构完整。其耐磨损性能同样优异,磨耗值仅为0.05cm³/1.61km,能承受施工过程中频繁的机械摩擦与碎石刮擦,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。
此外,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备极强的化学稳定性,在潮湿阴暗、地下水丰富的隧道环境中,能够有效抵抗酸碱盐溶液、泥浆等物质的腐蚀,避免出现材质老化、脆裂等问题。其内壁经特殊工艺处理,表面光滑如镜,摩擦系数低至0.07 - 0.11,为逃生人员在管道内快速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,最大限度减少逃生阻力。
二、科学安装构建生命通道
科学合理的安装方案是逃生管发挥作用的关键。在安装前,需依据隧道的施工工艺、地质条件等因素,进行全面且精准的规划设计。逃生管应紧跟掌子面,其端部距开挖面的距离严格控制在26米以内,以确保事故发生时,施工人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管道避险。同时,管道底部距隧道底面的高度设定在80 - 100厘米之间,这一高度既便于人员快速攀爬进入,又能有效防止底部积水、淤泥对管道造成堵塞和侵蚀。
在连接方式上,采用特制的钢制卡扣与高强螺栓,通过多道紧固工序,使相邻管道之间的连接紧密稳固,连接处可承受5吨以上的拉力,有效避免管道脱节现象。为保证逃生管在复杂施工环境中的稳定性,每隔3 - 5米设置型钢支架进行固定。型钢支架与隧道岩壁紧密贴合,并通过锚杆与围岩牢固连接,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体系,确保逃生管在强烈震动、塌方冲击等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原位,不发生位移和倾覆。
为进一步提升逃生通道的安全性与实用性,还需在管道内部配套安装应急照明、指示标识和通风设备。应急照明设备每隔10米设置一处,确保在断电等突发情况下,管道内依然保持充足照明;醒目的荧光指示标识沿管道壁连续设置,清晰标注逃生方向,避免逃生人员在慌乱中迷失方向;通风设备则持续向管道内输送新鲜空气,维持良好的空气质量,为被困人员争取更多生存时间。
三、长效维护保障防线稳固
除了优质的材质与科学的安装,完善的维护管理机制同样不可或缺。施工单位需建立严格的巡检制度,每周对逃生管的材质状况、安装稳固性进行全面检查,详细记录管道表面是否出现裂痕、连接部位是否松动、支架是否变形等情况,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处理。同时,每月组织开展至少一次应急逃生演练,模拟真实事故场景,检验逃生管的实际使用效果,让施工人员熟悉逃生流程和通道环境,提高应急避险能力。
从材质的精心挑选,到安装的严谨规范,再到后续的长效维护,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。只有将这些环节紧密结合、协同发力,逃生管才能真正成为隧道施工中牢不可破的安全防线,在危急时刻为生命保驾护航 。